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第五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召开

2018年重庆市社会环境检测行业年度综述

首页    专委会    社会检测    社会检测年度综述    2018年重庆市社会环境检测行业年度综述

 

        1.现状
        自2016年9月放开环境监测服务市场到2019年6月,共计有51家进入了重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名录。其中,主城区38家,占比75%,从业人员共2000余人;实验室面积4000平米以上的有3家,占比6%;2000-4000平米的有11家,占比22%;1000-2000平米的有23家,占比45%;1000平米以下的有14家,占比27%;仪器设备总计8780台。
        从目前来看,重庆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发展网络,但因市场空间有限,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生存困难,发展前景迷茫,已有相当部分机构减员降薪或转行。
        2.存在的问题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呈现准入门槛较低、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存在。
        (1)专业水平不高。
        一方面,部分机构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从业者的技术水平较差,同时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另一方面,部分机构的规模比较小,成立时间较短,缺乏资金的支持,使用的仪器设备落后且数量有限,达不到高质量的检测要求。
        (2)监管力度较弱、管理制度不健全。
        因职能部门的人员短缺,部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人员流动、采样过程、仪器设备变化等情况掌握不全,较难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监管力度较弱。且前期准入门槛设置较低,导致全部压力集中在了中后期的管理上,职能部门监管任务繁重,监测质量难以有效保障。
        (3)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重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普遍存在小、散、乱的现象,为了抢夺市场低价恶性竞争。部分检测机构为了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即使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但是由于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仍出现虚假的检测数据等问题,缺乏自身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
        3.建议
        (1)制定准入制度,建立员工培训机制。
        若要提高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专业性和竞争力,一方面要制定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准入制度,对招聘的从业人员的专业、资历和技能水平等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从根源上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员培训体系,重视员工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建议依靠行业协会的力量,组建独立的社会环境检测专家委员会,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提供现场实操、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率、密码样品分析和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等等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并且每1-2年定期开展技术大比武的考试。
        (2)加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
         随着《关于推进环境检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检验检测机购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等政策的出台,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双随机的抽查力度。同时,建立制订重庆市社会化监测机构管理办法,指导全市社会化监测工作。建议可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资质实行动态管理,对已获得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应按规定定期复审,复审不通过的,可依法取消其监测资质;建议建立环境监测机构等级划分制度,就其实验室面积、注册资金、仪器设备、从业人数、学历及专业、职称、认证能力等作出具体要求,从而划分出不同等级,每年评审一次,这样对准入门槛作了严格规定,就能从源头把关,对规范市场行业乱象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3)培育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龙头企业。
        随着环境监测服务市场逐步放开,环境检测行业需要培育一批专业性强、实力雄厚、品牌化、规模化、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树立示范引领的作用。目前,重庆市已有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初具规模,专业规范,诚实守信,以优质的服务和严格的质量管理,逐渐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重庆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提升整体综合实力,积极推动环境检测市场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作出应有贡献。

 

2019年7月25日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