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第五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召开

2019年重庆市社会环境检测行业年度综述

首页    专委会    社会检测    社会检测年度综述    2019年重庆市社会环境检测行业年度综述

        1.行业主要政策

        (1)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发展的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身边水、大气、噪声和土壤等环境检测越来越重视。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20号)、《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的通知(环发[2015]175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监测,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环境监测服务,进一步规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行为,促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良性发展。

        (2)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监管

        为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建立健全对不同类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监管制度,制定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规定。一是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严格限制监管部门自由裁量权。二是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通过摇号等方式,从市场主体名录库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从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推广运用电子化手段,对“双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三是当地生态环境部门采取名录管理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公布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概况和环境监测服务行为监督检查结果,建立公示制度和退出机制。四是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机构信用记录。环境监测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在环境监测服务活动中存在不规范监测行为的,生态环境部门应当将相应机构、法定代表人、监测技术人员的违法信息记入其信用记录,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存在弄虚作假、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等严重失信行为的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开,并通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各级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应当优先选择信用好的环境监测机构,不得购买列入“黑名单”的环境监测机构的服务。五是鼓励排污单位选择信用好的环境监测机构提供自行监测、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等环境监测服务。加强对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事中和事后监管,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出台相关管理政策和办法,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工作的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
        2.行业发展概况

        (1)总体概况

        随着重庆检测市场的开放,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是必然趋势。在市场化过程中,国有检测机构需要整合检测资源,确定发展战略,探索企业管理模式。转型方向:从“事业”到“产业”转变;转型路径探索:合作与市场;打造核心竞争力。未来几年,国有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将向专业化、集团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经过近三年发展,重庆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总体已经形成,目前已经在承揽业务的第三方机构大约91家,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机构约占30%,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机构约占5%,总体形成了散、乱、小的局面;未来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在管理和智能化程度上要进一步提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专业技术为终端客户服务。

        (2)现有技术

         从行业发展及技术基础看,我市目前在环境监测领域已具备国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的产业优势技术,环境监测领域通过对传统技术的总结提炼,形成了系列精度高、标准化的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其中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非分散性红外光线分析技术、在线式傅立叶红外线分析技术、阻容法湿度分析技术等核心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市场。在信息化方面,已实现可视化系统平台加实验室LIMS系统管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验室数据分析实现自动化。环境监测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精确度高的特点,使环境检测技术从手工、经典化学方向向仪器分析,批量处理发展转变,实现数据处理高效和智能化,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环境检测建立起统一的网络平台,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高速、准确处理,为全天候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提供保障。

        3.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分析测试人员是检测工作的主体,是保证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但从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技术人员的普遍现状来看,一是技术力量参差不齐,技术人员培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致使技术人员基础理论、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距离检测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招来新的人员,没有经过培训和上岗资格认证,即开始做检测任务,很难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二是第三方检测是新兴的行业,缺乏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能力过硬、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当遇到突发事件或难检项目时,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由于受技术人员水平的限制,难于攻关。三是技术人员流动性大。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在检测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不断扩展检测领域和检测项目,人均检测业务量大,工作强度高,且工资水平及福利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较低,上升空间小,导致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

        (2)品牌意识不强

        品牌是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实验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我国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品牌意识淡薄,注重业务量的提升,把盈利作为企业最大的追求目标,而忽视了品牌的建设。另外,国内大多数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实验室因缺乏高技术人才、增值服务意识不强,客户关系管理不到位,不注重宣传,检测服务能力和公信力没有得到认可,没有有效地建立起企业的品牌体系,只有少部分检测机构依靠比较强的检测能力初步建立自己的品牌。

        (3)市场秩序混乱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只有具备特定的检测能力和条件,并获得实验室资质管理部门颁发的资质认定证书,才可以向社会出具检测报告。但实际情况是目前有些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为了盈利,不惜违背诚信、违规操作,使得市场秩序变得混乱,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操作不规范,检测数据不准确,或不检测就出证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公正性。

        (4)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由于政府部门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不完善,使得部分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责任意识不强,还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很多项目虽经过第三方检测,并且委托方也拥有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出具的正式报告,但当安全事件发生后,我国一些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所出具报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没有对发生的事件作出迅速反映,而扮演了沉默的角色,这给我国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带来了整体的公信度缺失。

        4.建

        (1)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一是根据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检测范围等条件划分等级,区别对待。二是实行动态管理和进出制度,要求定期强制能力验证,定期对其管理和质量运行体系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调整检测许可等级。三是实行现场监督检查,对具体的检测活动采取飞行检查、平行质控等方法进行现场和样品的监督,提高社会环境检测机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强化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的诚信考核

        建立诚信考核机制,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对所有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建立诚信档案,定期对其进行诚信考核,在媒体公布,并与银行等征信部门联合,严厉打击弄虚作假逃避监管不守诚信的企业,努力净化环境检测市场,提高社会环境检测机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对社会环境责任意识强的企业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真正形成环保系统环境检测机构和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战略格局。

        (3)积极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不能因利益而丧失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要对所出具的检测报告负责。若出具的检验结果不实,极有可能给委托方和消费者造成损失。对此,社会环境检测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另外,应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对相关方的投诉要快速回应,不要推卸责任,向相关方清楚地说明事件的原由,并力争在最短时间里全面解决问题,给相关方一个满意的结果。一旦遇到负面舆论事件,要与新闻媒介进行沟通与联系,把事实尽可能快地告诉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4)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

        政府部门所属的各级监测站可以选派技术精干人员深入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定期组织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开展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进行现场考核;定期举办环境检测技术大比武,增进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学习交流机会;有条件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还可以与国外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引进国外的先进仪器设备、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实力。

        (5)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强监测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监测数据有效整合与互联互通。鼓励以安全可控为前提拓展数据汇交和使用范围,推进跨领域监测监控信息共享共用。

        (6)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推动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技术在监测监控业务中的应用,促进智慧监测发展。加大监测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监测装备精准、快速、便携化发展。

2020年11月16日
浏览量:0
收藏